标准6参数:心电、呼吸、无创血压、血氧饱和度、脉搏、体温。其他:有创血压、呼吸末二氧化碳、呼吸力学、麻醉气体、心输出量(有创和无创)、脑电双频指数等。
心电
1.心电图是监护仪器最基本的监护项目之一,其原理为心脏受到电刺激后,兴奋产生电信号,通过各组织传导到人体表面,探头检测到变化的电位,经过放大后传导到输入端。这一过程是通过链接在人体上的导联完成的。导联中含有屏蔽线,可以防止电磁场对微弱的心电信号进行干扰[1]。
2. 心率
心率测量是根据心电波形,测定瞬时心率和平均心率。
健康的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平均心率是75次/分,正常范围为60-100次/分。
3. 呼吸
主要是监护病人的呼吸频率。平静呼吸时,新生儿60-70次/分,成人12-18次/分。
4. 无创血压
无创血压监护采用柯氏音检测法,用充气袖带阻断肱动脉,在阻断压力下降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不同音调的声音,根据音调和时间可以判断收缩压和舒张压。监护时,用传声器作为传感器,当袖带压力高于收缩压时,血管被压扁,袖带下的血液停止流动,传声器无信号。当传声器测到第一柯氏音时,袖带对应的压力为收缩压。然后传声器再测柯氏音从减音阶段到无声阶段,袖带对应的压力为舒张压。
5. 体温
体温反应了机体新陈代谢的结果,是机体进行正常功能活动的条件之一。身体内部的温度称“体核温度",反映头部或躯干状况。
6. 脉搏
脉搏是随心脏的博动而周期性变化的信号,动脉血管容积也会周期性地变化,光电变换器的信号变化周期就是脉搏。病人的脉搏由夹在病人指尖或耳廓上的光电探头进行测量。
7. 血气
主要是指氧分压(PO2),二氧化碳分压(PCO2)和血氧饱和度(SpO2)。
PO2是度量动脉血管中的含氧量。PCO2是度量静脉血管中的含二氧化碳量。SpO2是氧含量与氧容量之比。血氧饱和度的监护也是用光电法测量,传感器与测脉搏的是同一个。正常范围为95%~99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