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表面清洁与处理
1、电极抛光操作
使用0.3μm氧化铝抛光粉与麂皮对电极表面进行轻柔打磨,路径呈圆形或“8”字形,避免划痕产生。
打磨后需用去离子水冲洗,并置于超声水浴中清洗10-30秒,最后用乙醇冲洗并干燥。
若电极表面氧化严重,需用更粗抛光粉(如0.05μm)进行二次处理或联系厂家更换。
2、设备清洁
每次使用后需用柔软布料清洁外壳,避免有机溶剂(如乙醇、丙酮)腐蚀表面。
定期清理内部电极接触区域,防止电解液残留物堆积影响导电性。
二、电解液与耗材管理
1、电解液维护
定期检测电解液浓度与清洁度,污染或浓度异常时需立即更换(一般每50小时或按实验频率调整)。
防止电解液泄漏,发现泄漏需停机检修密封部件。
2、耗材更换
抛光布/砂轮磨损后需及时更换,避免影响抛光均匀性。
过滤器每月清洗一次,防止杂质堵塞冷却系统。
三、机械与电气系统维护
1、运动部件保养
每月对轴承、齿轮等添加润滑油,保持运行顺畅。
检查皮带松紧度,过松时调整或更换,确保传动稳定。
2、电源与参数校准
使用稳压电源(≥500W),避免电压波动损坏电路。
每季度校准电压、电流参数,保证抛光精度。
四、环境与操作规范
1、温湿度控制
工作环境温度保持20-25℃,湿度≤60%,防止电极受潮氧化。
设备长期停用时每周开机30分钟,维持电路干燥。
2、操作防护
使用后及时取出样品室溶液,避免腐蚀性液体残留。
操作人员需佩戴防静电手套,减少对精密部件的污染。
五、定期维护计划
1、每日:清洁外壳、检查电解液状态、清理碎屑。
2、每周:润滑运动部件、检查电源线连接。
3、每月:更换过滤器、全面校准设备参数。
4、年度:委托专业机构检测电路系统与冷却装置,更换老化部件。